蔡子強:我無意中看過一個故事,練乙錚寫的一本書,一段經歷。那段經歷我看過後非常感動,大家都知道練乙錚是誰,一位在香港《信報》的著名評論員,他說過一個經歷就是自己出身很窮,在華仁讀書。到中學畢業的時候,家中迫切需要他出來工作,他自己很不開心,他知識分子的性格想讀書,所以他很躊躇徬徨,結果他的校長跟他聊天,這位神父就跟他說,你放心,上主自有安排,希望他不要擔心。結果,有一天他通知練乙錚,你去找一個朋友,他是另一位華仁的畢業生,一位師兄。那位畢業生就是李柱銘。然後,李柱銘跟他說,神父已經將你的歷程告訴我,然後李柱銘就給了他一個信封,希望可以幫助他。信封裏面有很多錢,練乙錚說,他能夠到外國讀書就是靠那一筆錢,更加令我感動的就是,練乙錚回憶說,李柱 銘臨走時跟他說,那筆錢,你不需要還給我,總之將來有一個人需要你幫忙的時候,如果你方便,如果事業有成,你就用這筆錢去幫助那個人。
Martin,你記得這件事嗎?

⋯⋯ 李柱銘:其實,不需要讚我。我讀香港大學的時候,是沒有錢的,我媽媽說要申請資助,但是需要面試的;面試的人問我,如果你不能成功申請資助,你能否讀到大學?其實我可以輕鬆答他不可以,但是我不想說謊,於是我答他還可以,因為我爸爸的一個好朋友,是預備借錢給我讀的。結果,我也因此不能獲得這個資助。於是,就要我爸爸好朋友的兒子──余叔韶,你們是不認識的,但老一代會知道,他是全香港打刑事案件最有名的大律師,是他供我讀書的。當時他跟我說,Martin,我供你讀大學, 是不需要你還給我錢, 只要你答應我一件事,將來如果你遇到有一個人需要你幫忙的時候,你就同樣幫助他,所以我對練乙錚所做的事,不要讚我,要讚便讚余叔韶。

有個故事很有啟發,與大家共享:
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,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輕人因為汽車“拋錨”被困在郊外。正當他萬分焦急的時候,有一位騎馬的男子正巧經過這裡。見此情景,這位男子二話沒說便用馬幫助克雷斯把汽車拉到了小鎮上。

事后,當感激不盡的克雷斯拿出不菲的美鈔對他表示酬謝時,這位男子說:“這不需要回報,但我要你給我一個承諾,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,你也要盡力幫助他人。”於是,在后來的日子裡,克雷斯主動幫助了許許多多的人,並且每次都沒有忘記轉述那句同樣的話給所有被他幫助的人。

許多年后的一天,克雷斯被突然暴發的洪水困在了一個孤島上,一位勇敢的少年冒著被洪水吞噬的危險救了他。當他感謝少年的時候,少年竟然也說出了那句克雷斯曾說過無數次的話:“這不需要回報,但我要你給我一個承諾……” 克雷斯的胸中頓時涌起了一股暖暖的激流:“原來,我穿起的這根關於愛的鏈條,周轉了無數的人,最后經過少年還給了我,我一生做的這些好事,全都是為我自己做的!”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elsonlu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